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不会有美俄丛林,有的只是乌克兰胜利曙光

| 人围观 |

我本英雄2025-02-19 17:36:53


川卖乌的浪潮还在,较真就只能被廉价的正义口水淹没。时间会揭示大致真相。
不用指望错判的情绪发动机届时会有什么悔悟,寻找情绪共鸣的属性定然将他们捆绑在下一个未知但又浮在表面的新议题上。
常识与逻辑,远比正义重要,因为当一个人看不清事物本质,就得困在迷雾中打转,根本谈不上正义。没有攻击任何人的意思,也尊重那些坚信“川普在破坏国际规则、摧毁美国信誉”的观众发表观点的权利,但只发泄情绪的除外。
大体上,预判俄乌结局比美国大选容易太多,虽然同样得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可拼凑出真相的碎片,但俄乌凭借国际政局版块就能看到廊括,而美选需要扎入美式版块深层,寻找更细更纷杂的美民画像。俄乌乃至以哈的结局,自始至终,我都不会有任何怀疑——我的信心来源,其实与眼下的反川者相同:二战之后的世界秩序决定了,远不及当时轴心的力量根本上无法挑战成功。
说到世界秩序,又十分尴尬,俄侵乌像故意弄塌道路企图另行收费,但联大却奈何不得——秩序充斥着缺陷。这也是西式左翼多次公开以秩序规则为名谴责俄罗斯侵略,但现实效果还得看援乌投入多少;与此同时,克宫也非常清楚,援乌军费在可计算范围内,达不到战场的碾压优势,那凭什么听他们口炮?
当然,我得声明,我并不认同川普引发舆论围殴的许多言论——说起来很欠,在反川群体眼中,我是不分是非的洗地舔狗无脑川粉,而在挺川者看来,我又不纯粹,有待提高——拥有基督信仰的人不会去粉任何人。
但是,对于川普,我支持他已经八年多了,相对了解他的风格,用存在缺陷的世界秩序做参照,他的风格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打个比方:一群遵守交通规则的游客,进入陌生城市,那里的人设了交通标识,但没有人遵守。所有游客都发现了城市的特点,但出于种种顾虑,谁也不想做那个不遵守规则的人,终于,有一个人不耐烦闯过去,回头还催促同伴一起过去,却遭到鄙视。
我想这个比方放在俄乌上不太贴切,毕竟在理论上,按西式左翼的援乌路数,假以数年或者十数年,是能获得胜利,因为俄军耗不了那么久,大不了多牺牲一些乌克兰人,若为自由故,生命不算什么;转到以哈,就不存在多少争论空间,欧洲多少国家在反以色列?据统计,哈马斯恐怖之前与之后,美国在安理全单为以色列的挡箭票占到七成,而掣肘者,多为圣母欧洲。
所以,川普出现、复出,与俄乌、以哈,以及其它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是在缺陷秩序中相互影响作用的,是美国的衰退推出了川普,也是泛西方的衰退让川普扮演了撕裂欧美的坏角色。
今天绕开川卖乌口水漩涡,去回溯它的源头,假设他也像西方多数左翼政客一样擅长正义正确大词,那以色列会陷入绝境,继而,乌克兰接收的援助不到西方承诺的一半这个事爆不出来。
正义与利益并不冲突,但落地却很现实,会有先后,美国接近75%的支持援乌,欧洲更高,但川普以利益为旗帜释放一系列不正确甚至丛林色彩的信号,要求欧洲承担援乌主责时,外界能看到多少美国人去指责他做得不对?
同样的逻辑,真要欧洲人为了援乌少用俄罗斯能源,又有多少人做得到?
人性在现实中,经不起太多考验,更别说磨难,尤其享受了近八十年和平的欧美人。这点,川普有着深刻的洞见。2016年竞选,他承诺从阿富汗撤军的两大理由就是死了太多美国人—2500多人,浪费了太多钱。
2500多人,与俄军80多万死伤不皱眉,折射的是不同世界对生命的态度,乌克兰相关态度介于俄与欧美之间,但也是爱惜生命的,有一个数据显示乌克兰人从2022年到2024年三年间对死战到底的变化,从接近80%降至50%多,不是他们不再勇敢,而是现实涵盖的方方面面,不能简单地复刻到理想中。
在战至疲惫的时刻,能有保障乌克兰长久和平的和谈,无疑是对乌克兰人最好的奖励。
假设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再死伤数十万人步入和平;另一个是开启和谈,避免大量死伤;会选哪个?泽连斯基去年在瑞士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上提出的期望,就是今年能借和谈得到和平。
至于川普方案,出卖乌克兰这类情绪热点不论,不利乌克兰的条件泽连斯基拒绝就好,事实上泽连斯基也在坚守乌克兰人底线,而如果能回到2022年之前,克里米亚再靠外交拿回,难道是非常糟糕的事?
说句很多乌友不爱听的,在俄军还有破坏能力,援乌又做不到全力压制的形势下,追求理论上的追责肢解简直就是空谈,更坏的情况,会刺激克宫穷尽一切残力。顺着这个角度,川普方案有务实且利乌的一面,不给俄罗斯一些可能的好处,凭什么让他上谈判桌?
进入谈判困难的地方绝非欧洲与乌克兰的阻挡,欧美再如何不一,八十多年的盟友历史仍在,最多只是可以沟通的分歧。真正的阻碍在克宫里面——他知道失败后的下场,为了胜利,不惜涉险走到临界点。这也是我一直认为,和谈很难解决俄乌问题。
但“和谈“却是必要的,它会让各界看得清晰,这场战争,试过战争之外的止战方式之后,只能在战场上决出胜负。
欧洲承担主要援乌责任,绝非等于美国撒手不管,川普的策略经由万斯归纳表述,更为精准——美国战略转移到亚太,各区域盟友需要自强为美国分忧,以色列在中东是标杆,欧洲得做到守住门户……也就是说,美俄丛林不可能存在,最多是避免生出不必要的枝节。
在这个大的前提下,乌克兰的和平之路要比拜登时期更通畅,它设定了路线,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走下去就一定能抵达胜利终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