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榴榴无忌

演讲现场被“恶意提问”这个问题,张维为尴尬了

| 人围观 |

鏡花水月2024-07-16 11:18:05

 

有“国师”之称的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近日在马来西亚演讲时遭遇尴尬事件,被当地大学生提问时牵出有关张维为有“瑞士永久居留证”的事。消息传回国内,成为民间舆论的笑谈。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南洋商报》5月4日报道,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于5月在马来西亚举办系列讲座。张维为此次大马之行将有四场讲座,首场于5月8日在马来亚大学研究管理与服务中心,题为“中国模式及其国际意义”的专题演讲。另3场定在5月9日。

据新浪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到,5月9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黄日涵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段视频片段,视频中一位华人大学生在讲座现场向张维为提问道:“张维为老师啊,我最近想办瑞士永居啊,老师作为过来人,能给我一点建议嘛?”

在描述完“问题”后,随即引来了台下其他学生一片讪笑。其中还有一个学生清楚地发出了带着汉语“我X”的声音。从现场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些学生普遍是华人。

不过,面对学生的提问,台上的张维为自始至终未有正面回应。

该学生提上述问题,事出有因。此前有关张维为拥有“瑞士籍”、“瑞士永居”等传言由来已久。张维为的履历显示,他曾在欧洲生活了20多年,且主要生活在瑞士和法国。

新浪网文章认为,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张教授而言,可能既好回答,也可能不太好开口。其一,如果张维为没有在瑞士拥有永久居住权,那么,就太好回答了,“我不是过来人,没法讲给你听”,不就行了。

其二,假如张老师真在瑞士拥有永居权,这就稍稍有点令人尴尬了。因为,张维为教授功成名就的人设形象,是通过对中国的赞美而获得。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用美国等西方的没落、腐朽作为鲜明对比,让其获得了官方与民间的双重声名与红利,所以,“爱国张天师”的网络盛名之下,如果其竟然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显然,对其人设形象就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了。

文章还提到,在此前已经有了不少类似先例,比如,同样是复旦教授的陈平曾有名句:“中国2000元的工资,比美国3000美元的工资生活得更好。”。可是,此言说罢,陈平教授却拿着中国的高额退休工资,跑到美国的别墅里,与嫁给美国人的女儿一家,其乐融融地接受资本主义腐朽生活的磨难去了。

还有另一个“流量爱国表演艺术家”的司马南,也早在十年前,就偷偷地在美国买了房。后来,在直播连线中被逼追问之下,不得不承认“我是在美国花25万多美元买了个小房子”。文章说,一边大赚爱国流量钱,一边却润到自己用嘴炮攻击最狠的地方,还美其名曰“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

有关张维为拥有“瑞士籍”、“瑞士永居”传言,与早前国内的一些杂志、报章的报道中的说法有关。中共官媒人民网2010年曾在报道中以“瑞士学者”称呼张维为,该报道被中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转载。

后来,张维为辟谣称,“瑞士学者”是编辑的低级错误。

近年来,受到官方热捧的张维为,曾多次发表有争议性的言论,例如,张维为在一个建筑工地看到农民工手里的盒饭时称:“这个盒饭确实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好”。

另外,还有张维为发表的“我们的农民贫困户有地有房,三菜一汤,相比他国好多了”;“瑞典加入北约,让北约变得更弱了”;“越崇尚新闻自由的地方,人越无知,美国是典型”;“基尼系数作为西方标准,不能准确地适用于中国”;“中国清场式遥遥领先”等言论备受舆论诟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张维为在马来西亚举办系列讲座前夕,张维为5月2日赴法国出席第二届中法全球治理论坛等活动,其“贬美”的轻慢言论受到法媒诟病。台湾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的副教授兼系主任郑钦模表示,习近平访问法国之前让张维为打前站,试图分化欧美。但是他的小聪明日后会反噬到中国自己的经济上。

张维为1957年出生,1983年,张维为进入中共外交部翻译室,为先后乔石、李鹏、万里、邓小平等人担任翻译。

1988年,31岁的张维为被选中到联合国做译员,进入日内瓦国际问题高等研究院学习,2004至2010年曾任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等职。

张维为于2010年回到中国,现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2016年,中共党魁习近平主持召开的座谈会,张维为在会议上发言。

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张维为参与学习并为习近平等人就主题进行讲解。因此,外界将张维为称为新晋“国师”。

随便看看